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也經常聽到一些父母的抱怨:“我家的孩子太氣人了,好吃的東西自己霸占著,爺爺奶奶都不敢動筷子。”“我伺候孩子吃喝拉撤,問寒問暖,唯恐照顧不周??墒俏疑〉臅r候,這孩子不但不關心,甚至連杯開水都不給倒。你說,現在的孩子怎么這樣???”
其實,從某些方面來說,這些孩子之所以沒有責任感與父母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有很大關系。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,父母們泛濫的關心和溺愛,讓孩子形成了自我為中心的自私心理。他們對身邊周圍的事情漠不關心,冷眼旁邊。在他們看來,父母對家庭、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,自然不會體諒父母的辛苦和難處,也不懂得理解父母的感受,更無法體會他人的痛苦。
就這樣,他們不會想到給病床上的爸爸倒杯開水,也不會主動地幫助媽媽做些家務活……當他們步人社會后,不但不會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,做些有意義的事情。反而有時會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,去做違法亂紀的事情。
由此可見,父母不但不應過分地溺愛孩子,還應有意識地培養(yǎng)孩子的責任心。通過無數的生活事例,我們可以看到那些關心別人、懂事有禮貌,又有很強組織能力的孩子,往往都具有很強的責任感。
責任感是指一個人對他所承擔的任務的自覺態(tài)度,包括對自己、對他人、對集體和對社會的責任。它可以促使一個人努力地完善自我,自覺奮發(fā)上進,是一個人所必備的成功素質中量重要的組成部分。
責任感是孩子做人、成人的基礎,也是促使他們能力發(fā)展的內部動力,更是他們獲得成功的催化劑。有責任感的孩子子往往具有自覺、自愛、自立、自強的優(yōu)秀品質,這也正是他們以后走向成功和幸福人生的必備條件。而一個從小缺乏責任感的孩子,長大后可能會無緣于成功,與幸福擦肩而過。
培養(yǎng)孩子的責任心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。它需要在一定的情景中,依靠自身相應的能力和情感,從某些事情或活動中有所感受。因而,在生活中,父母要多提供給孩子一些承擔責任的機會,讓孩子在實踐的過程中培養(yǎng)責任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