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社會上有一個不太好的風氣,那就是在報道名人的時候,總是寫得神乎其神,尤其喜歡描述名人小的時候是如何聰明,如何與眾不同等,好像這些名人在小的時候就注定要干一番大事業(yè)。這樣的輿論導向其實是有負面作用的。本來父母送孩子參加一些才藝班,一則是為了開發(fā)孩子的智力;二則是希望孩子長大了,有個興趣愛好,調劑一下日益緊張的生活。因為只有極少部分的孩子會在某一方面表現出極強的天賦,如體育、音樂、繪畫等方面,這樣的孩子才應該重點培養(yǎng),但有這種天賦的人畢竟很有限,否則天才不就遍地都是了嗎?但在這種“名人”效應下,好像所有有成就的人小時候都是神童,聰明得不得了,沒有學不會的。在這種思想的左右下,家長的出發(fā)點就發(fā)生了質的變化,口里雖然說只是培養(yǎng)孩子的興趣,開發(fā)智力,適可而止。但潛意識里卻有一種“名人”思想在作怪,認為自己的孩子一定智力超群,應該樣樣都行。因此,他們的行動準則也開始扭曲,要求孩子不管是音樂、繪畫、電腦還是外語的表現都要是最好的,即使已經很不錯了,還是不滿足,為孩子制訂了一個又一個計劃,結果自己累孩子也累。這樣的孩子很容易產生兩種毛病,一是厭惡學習;二是不會思考,只會全盤接納。
在現實生活中,有的孩子早熟,有的孩子晚熟。一般來說,男孩子比女孩子要晚熟一些,所以在小學期間,一般女孩子的成績要優(yōu)于男孩子。在孩子小學的時候,有些家長一看到孩子考不到一百分,就十分生氣,“你怎么這么笨???你看隔壁的小女生,每次都考一百分。”本來孩子考不到一百分是很正常的事情,可能是因為貪玩或是考試疏忽,或是力有未逮,而父母這種刺激性的語言給孩子造成極不好的影響,扼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,使孩子更加自卑,甚至封閉自我。
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(fā)現之一是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,據說達爾文家族中連續(xù)五代都有皇家科學家協會會員,而且影響力很大。但是這個家族好像是個“大器晚成型”家族,家族中大多數人都險些未能跨進大學校門,而且都是進了研究所后才開始顯露才華的。達爾文也一樣,在校時,他的學習成績并不好,據他自己說,在校時他的能力普通,有時甚至比一般的學生還差。
在我們身邊,也經常能看到小學時表現不出眾的孩子,在上了初中以后有了很大的進步,到了高中以后,成績就一直穩(wěn)定提高。
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,一看到孩子在各方面表現很普通,甚至不如其他小朋友,心里就著急,忙著請家教,上各種補習班,急于求成。結果適得其反,孩子智力本身就是“晚熟型”,這樣做相當于“揠苗助長”,而且失敗以后,對孩子和家長都有同樣大的打擊,家長認為這個孩子天生就笨,孩子則會自尊心受挫,自卑心增強。本來是大器晚成的孩子,在家長和周圍人的放棄下,到最后真的一事無成了。
有句古訓,“行行出狀元”,一個人不可能是全才,每個人都有他的特長,也有他的弱點。一樣的學制,一樣的教材,一樣的難度,基本相同的教法,這樣的教學形式當然有它的優(yōu)點,但也有許多不利的因素。有的孩子吸收得快,有的孩子吸收得慢,教師在同一個班級授課,提出一個問題以后,有的同學回答得很快,有的同學回答得很慢,甚至反應不過來。而反應慢的同學雖然沒有被老師責難,但他對回答得快的同學會表現出羨慕的情緒,而自己卻越來越自卑,自信心越來越不足。如果回家后家長再不給予肯定,那這個孩子就真的可能一輩子都對自己沒信心了。
許多老師在教學生涯中,非常喜歡和所謂學習能力差的孩子談心,這些學生雖然成績差一些,但往往思路非常開闊,待人非常熱情,除了課業(yè),對其他事情都很感興趣,而且有一顆寬容的心。幾乎所有的老師都反映,一個班畢業(yè)以后,回來看望老師的,大多都是那些課業(yè)表現不佳,而且調皮搗蛋,在校時被老師三番五次地找到辦公室談話的學生。他們每次來的時候,都很高興地暢談起他們在學校時的事,而且流露出對老師的那份深深的感激之情。反倒是那些好學生,老師當初的得意門生,為之付出很多的學生,卻極少回學校探望老師。
我們可以發(fā)現,成績差的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優(yōu)等生穩(wěn)定,抗壓能力較強,他們缺乏的是鼓勵和支持,因為他們經常處于無人喝彩的狀況。
作為家長,假如您的孩子不是聰慧的神童,那您就要相信他一定是一個大器晚成者,他可能不適合學習數、理、化、英語等課程,但總有一樣是他拿手的。切不要因為他學習成績差,就否定他的一切,而是要挖掘他的潛能,為他樹立信心,鍛煉他頑強的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