梭子魚“笨死了”
科學家做過個實驗,把一條梭子魚放進一個有許多小魚的水池里,任何時候梭子魚餓了,只要張張嘴,把小魚吞進去就行了。過了一段時間,科學家用一個玻璃瓶罩住了梭子魚。開始時,小魚在瓶子外面游來游去,梭子魚就迎上去,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。慢慢地,梭子魚的沖撞越來越少,最后,它完全絕望了,放棄了捕食小魚的所有努力。這時,科學家 取走了套住它的瓶子,備受打擊的梭子魚沉到了池底,一動也不動了。無論有多少小魚在它的身邊甚至嘴邊游來游去,它都不會再張張嘴。最后,這條可憐的梭子魚就這么活活餓死了。
聽了這個故事,也許你會說,這條梭子魚真是笨死了。
梭子魚原來并不笨,捕食小魚是它的拿手好戲,它是一條能夠獨立生活的正常的魚??墒?,無數(shù)次的碰壁后,梭子魚開始懷疑自己捕魚的能力,后來,它徹底絕望了,堅信自己是一條笨魚。這種無能感最終害死了它。
“越學越笨”的孩子
美國幼兒教育家凱茨在孩子身上也發(fā)現(xiàn)了類似的現(xiàn)象,他稱之為“習得性愚蠢”。他說,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,會因為某些原因,逐漸產(chǎn)生對學習的無能感,并因此而喪失了自信心。在他人的眼里,就會覺得他們“越學越笨”了。
那么,孩子是怎么變“笨”的呢?
永遠也贏不了的游戲
如果我們讓孩子玩一個游戲,這個游戲的難度超出孩子現(xiàn)有的理解能力,但我們又不向他做任何講解,結(jié)果孩子總是不知道該怎么玩,每次嘗試都失敗,那么孩子的感覺會越來越糟糕,不用別人說,他也會覺得自己很笨。
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,他很少得到“贏”的感覺,最終,他可能就會變成一個看起來笨頭笨腦又畏手畏腳的孩子。
過早的知識傳授
一些熱衷于所謂“智力開發(fā)”的父母,積極地對幼小的孩子進行讀寫算訓練。那些學業(yè)知識不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,孩子雖然也能靠鸚鵡學舌的方式死記硬背下來,但并不理解,所以往往并未能促進他們的智力發(fā)展,反而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學習壓力,降低了對學習的興趣,挫傷了自信。
大量的負面暗示
有一個充滿寓意的童話故事:有一位美麗的公主,從小就被一位巫婆關(guān)在一座高塔上面,每天只能見到巫婆。巫婆每天都對她說:“你的樣子丑極了,見到你的人都會感到害怕?!惫飨嘈帕宋灼诺脑?,怕被別人嘲笑,不敢逃走。直到有一天,一位王子經(jīng)過塔下,看到了公主那如仙的美貌,驚為天人,救出了她。這位公主才對著鏡子意識到自己原來如此的美麗。
事實上,很多父母都可能在無意間充當了“巫婆”的角色。
說孩子“真笨”是一些父母的口頭禪,說起時甚至帶著愛意。可是,孩子接受到的就是“笨”的信息;有時,望子成龍的父母有意無意地拿孩子與別人相比,“你看人家丁丁多聰明!”“李阿姨的女兒都能用英語和老外對話了,她比你還小呢?!薄袝r,父母在朋友、外人面前表現(xiàn)謙虛,“我兒子不行,很笨的?!薄斑@孩子很沒腦子的?!?/P>
整日被淹沒在如此大量的負面暗示里,孩子怎么能不真心實意地相信自己真的很笨?
當孩子因為上述種種原因,深信自己的腦子很笨、學習能力很差的時候,他就會產(chǎn)生嚴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懷疑,他的潛意識就會產(chǎn)生“保護作用”,拒絕新的資訊進入記憶庫,來保護主人的信念是對的。結(jié)果就真的成了“學什么都學不會”的笨孩子。
如果你不想孩子變笨——
讓他體驗成功的喜悅
當孩子獲得成功,體驗到快樂時,大腦里會釋放出“腦內(nèi)嗎啡”,這種化學物質(zhì)會驅(qū)使孩子想重復這一經(jīng)驗。 所以,從這個角度,我們可以說“成功是成功之母”。
在做游戲、玩玩具、做手工、參加競賽及做家務(wù)等等活動中,鼓勵孩子大膽嘗試,適當引導,讓孩子可以通過一定努力品嘗到勝利的喜悅。比如,當孩子躍躍欲試想幫媽媽洗碗時,不要嫌麻煩,或是怕他打碎碗而拒絕他,不妨為他搬個高度適中的凳子,為他戴上圍裙、套袖,告訴他怎樣輕拿輕放,怎樣沖洗干凈。當孩子洗好一只碗時,大聲夸贊他干得真棒,孩子會很快樂,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!
對小孩子來說,各種探索都是學習的機會,那么,就讓我們 “為孩子找一棵矮點的蘋果樹,讓孩子踮起腳,伸手就可以摘到蘋果”。一次次成功的體驗會讓孩子信心百倍,動力十足地向下一個更高的目標邁進。
興趣永遠第一
凌志軍在暢銷書《微軟小子》里講了個故事,朱麗葉的兒子沃倫秉性聰慧,才14歲,就已完成高中學業(yè),可以上大學了。在這種情況下,大多數(shù)中國父母都會很自豪地敘述孩子的成功,朱麗葉卻并不想讓兒子現(xiàn)在就上大學,原因是想讓他更多地享受童年時光,讓他做他喜歡的事情。 她與作者有如下的問答:
“作為老師,你覺得“成績、興趣、快樂童年、道德”中什么對學生最重要?”
——“興趣永遠是第一。沒有興趣就沒有一切。有了興趣,偉大的成績便隨之而來?!?/P>
“那么,作為母親,你覺得什么對孩子最重要?”
——“興趣,還是興趣。我希望他有一個很快樂的童年。不過,興趣還是第一位。有興趣才有快樂?!?/P>
這位母親的信念與一位前蘇聯(lián)的教育家異曲同工。一次,這位教育家給學前班的孩子們上課。他準備了一個“發(fā)言球”,一邊從講臺扔出去,一邊說“2+3=”,哪個孩子接到球,哪個孩子就說出答案,孩子們學得很高興。聽課老師有的就不理解,說你這不是多此一舉嗎?直接提問不就可以了嗎?要什么“發(fā)言球”?他回答說,沒有“發(fā)言球”,當然也可以提問,但是孩子們卻沒有了發(fā)言的興趣。
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”,這句話已成老生常談,卻仍被很多父母熟視無睹。如果你希望孩子越來越聰明、越學越愛學,那就把激發(fā)、呵護、提高孩子對學習活動的興趣放到每日日程上吧。
告訴孩子,失敗了沒關(guān)系
學習、活動總有勝敗、輸贏,怎么給予孩子評定是一門藝術(shù)。因為孩子本身不具備自我評價能力,大多數(shù)是靠他人對自己的態(tài)度來進行自我認識。
下例中的老師很擅長于這門藝術(shù)——
幼兒園里,老師要求小朋友用左右手拍球30次。陽陽動作欠協(xié)調(diào),拍了20多次,球滾掉了,陽陽兩眼直望著老師,急得眼淚也淌了出來。怎樣給他打分呢?打“×”?標志著失敗,若打“☆”,又不符合事實,失去了游戲的真實與趣味。能否打出一個既不是失敗又不是成功,讓陽陽又樂于接受的記號呢?老師在陽陽耳邊悄悄地說:“你拍得很好,只差幾個球,離‘☆’只缺一條邊?!崩蠋熥叩胶诎迩霸陉栮柮趾竺娲蛄艘粋€缺一條邊的“☆”。陽陽破涕為笑,承認自己與其他人相比是差了一點點。
缺條邊的“☆”雖然也表示不成功,但不是結(jié)果,僅是一個過程,離成功僅是一步之差,卻給孩子帶來了希望,增強了成功的欲望。陽陽在以后的活動中充滿自信,第二次拍球終于成功,老師不僅給他打了一個“☆”,還在第一個缺條邊的“☆”上添了一條邊,因為陽陽不怕受挫,仍然繼續(xù)努力。
當孩子為“失敗”而難過時,父母不應(yīng)以憐憫的態(tài)度對待孩子,或者在孩子面前唉聲嘆氣,更甚至劈頭蓋臉地責罵孩子,正確的方法是讓孩子明白,失敗、錯誤沒什么大不了的,人人都可能碰到,勇敢、聰明的人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,繼續(xù)努力。
允許孩子失敗,也是對孩子能夠成功的一種信任。
最后,讓我們思考國際21世紀委員會對“最初的教育”是否成功的判斷標準:看它是否“提供了有助于終身繼續(xù)學習的動力和基礎(chǔ)”。如果是,這種教育可以說是成功的;否則就是失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