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不少家長,不從道理上說明明白該怎么做,一旦孩子做錯了事情,就會打一頓,打完了,孩子還不知自己錯在哪里。其實,應(yīng)讓孩子從體驗中去認(rèn)識道理,他才會記憶深刻。
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:
一個十四五歲的男孩來到青春的路口,有那么一條小路若隱若現(xiàn),召喚著他前進(jìn)。
母親攔住他:“孩子,那條路走不得。”
孩子說:“我不信。”
母親說:“我就是從那條路上走過來的,你怎么還不相信?要知河深淺,要問過來人。”
孩子說:“既然你可以從那條路上走過來,我為什么不能走過來?”
母親說:“我不希望你走彎路。”
孩子說:“我喜歡,我不怕。”
做母親的想了很久,看了孩子很久,然后嘆口氣說:“好吧。你這孩子太倔強(qiáng)了,那條路很難走,一路多加小心。”
孩子雄心勃勃地上路了。在路上,孩子發(fā)現(xiàn)母親沒有騙他,那的確是條彎路。孩子碰了壁,摔了跟頭,有時碰得頭破血流,但是他不停地走,終于走過來了。可是這一走就是多年。
他坐下來喘息的時候,看見一個女孩,自然也很年輕,正站在當(dāng)年男孩出發(fā)的路口準(zhǔn)備出發(fā)。
當(dāng)年的男孩忍不住喊:“那條路走不得。”
女孩不信。
當(dāng)年的男孩說:“我母親就是從那條路上走過來的,我也是。我知道那條路不好走!”
女孩說:“既然你們都從那條路上走過來了,我為什么不能?”
他說:“我不想讓你走同樣的彎路。”
女孩說:“我喜歡!我愿意。這是我的權(quán)利。”
當(dāng)年的男孩看看女孩,又看看自己,然后笑了:“一路小心。”
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經(jīng)驗不是沒有用,而是很多人不會用,特別是年輕的一代,很多事情都要他們自己去感悟。中國人喜歡給孩子講大道理,這些道理也有在理,但很空泛,不少孩子都不聽;西方人喜歡實際,鼓勵孩子去體驗,雖然不一定正確,但是很多孩子喜歡。感悟是一輩子的事情,讓孩子學(xué)會感悟,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。事實上,應(yīng)該讓孩子從體驗中去認(rèn)識道理,孩子才能有深刻的記憶。